外聘教授
来源:   作者: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数:   日期:2020-05-05   字体:【

                                         范苏苏教授

  

     范苏苏,范长江之子,1946年生。近年来,整理出版了《范长江新闻文集》、《西线风云》、《长江自有后来人》、《范长江与青记》等书籍。2014年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

           在范苏苏教授这样看待新闻传播领域的娱乐化倾向: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全面参与娱乐创造了无限空间,什么事情都可以联网,任何东西都可以互动。尤其是微博的走红,更提供了一个人人做媒体的平台。  但是,承认娱乐合理性,并不代表承认所有娱乐都是优秀文化。我们必须承认,娱乐替代文化以及娱乐庸俗化的现象大量存在。很多有思想深度和宝贵文化价值的作品,都曾被娱乐化所伤害

范红教授



    范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牛津大学跨文化传播博士,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学术总监,城市品牌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国际部主任。研究与教学方向是:国家形象与城市品牌、城市文化与文化产业、跨文化传播、企业传播、管理沟通、公共演说等。发表了"报刊新闻语篇极其宏观、微观结构"、"新闻话语与霸权的构建"、 "对外报道与报纸视觉化"、"如何审视媒介语言的社会文化内涵"、"从台湾选举看美国主流媒体的新闻价值观"、"手机短信的大众传播功能与效果"、 "大陆媒体的全球化与地方化"、"跨文化传播与翻译"、"广告的文化价值取向"、"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陆媒介与大众文化"、 "中国大陆女性杂志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战争:媒体的角逐"等论文。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江志顺教授


    江志顺,解放军报社总编室高级记者、摄影组组长,少将军衔。194511月出生,四川省安岳县人。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高级记者,曾任解放军报社摄影部主任,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曾任第14届、第15届、第1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评委和总评委、第八届金像奖组委会成员。2014年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南振中教授



  南振中,男,汉族,19425月生,河南省灵宝县人,中共党员,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曾任新华社总编辑,2013年出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2014年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 198411月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199111月获首届范长江新闻奖。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农业生产责任制》、《我怎样学习当记者》、《记者的眼睛》、《记者的思考》、《南振中作品选》、《记者的发现力》、《记者的战略眼光》、《与年轻记者谈成才》、《亲历中国民主立法》、《大学该怎么读》等。


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刘振英教授


    刘振英,男,汉族,1945年8月13号出生,河南省永城县人,中共党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高记者。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会常务副会长,2014年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刘振英先后采访了一百多个国家的元首、副元首,政府首脑、副首脑、议长、副议长和外国政党及军界的重要人物的访华活动,在尼克松首次访华,中日恢复邦交、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签字仪式等外事报道中,刘振英就两国政府的签字仪式进行现场直播,为某些重大外事题材的报道,打开了一条新途径


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丁宁教授


 

    丁宁,男,汉族,19443月生,山东人,中共党员,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曾任中共摄影协会会长。2014年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于宁同志从1970年起从事新闻工作,1981年从中国社科院新闻系毕业后到人民日报评论部工作,从一位普通评论员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和领导干部。他坚持执笔撰写重要言论,1982年-1993年为人民日报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共计255篇(其他言论和文章未计算在内),平均每年21篇,为人民日报之最。

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徐文良教授



    徐文良,19558月出生于四川成都,19731月上山下乡。19761月入伍19784月考入解放军报新闻培训班。当过团、师、军新闻干事,19831月调入解放军报社,历任驻兰州、成都、海南和广西、云南前线记者站(点)记者,成都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他的新闻作品《华阳礁上补给忙》、《铁肩担国防》连续两届获全国现场短新闻一等奖,《六百勇士斗死神雷场放飞和平鸽》获全国报纸头条比赛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14年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

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印永清教授


    印永清,男,1965年生,汉族,大学,曾任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滨海台总监,高级记者。2014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现任任天津广播电视台副台长。1988年,在天津电台新闻部开始了广播新闻生涯。印永清曾获曾获范长江新闻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广播奖一、二、三等奖各1次、天津市好新闻一等奖4次,市劳动模范、市杰出青年奖、市广播电视十佳编辑记者,被天津市委、市政府授予 “创业成才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刘畅教授


    刘畅,中国青年报总编室副主任,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曾因揭露山西繁峙矿难真相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992年开始记者生涯,1999年进入中国青年报,历任记者、首席记者、记者中心副主任、经济新闻部负责人、新闻采访部副主任、总编室副主任等职。曾被一些媒体和社会组织评为首届中国十佳曝光勇士、2006影响中国九大记者、我心中的好记者2003年度传媒杰出表现奖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兼职教授,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4年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肖亚光教授

    肖亚光,山西大学毕业,1991年进入山西电视台,现为中国黄河电视台民生频道总监。2004年荣获范长江新闻奖2014年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从事新闻工作十六年来,采制电视新闻2000余条(期),获省级以上新闻奖逾百条(次)。2003年,他参与主创的电视新闻专题《百姓书记梁雨润》,囊括“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奖”等七项一等奖,创造了全国电视新闻界单条新闻获一等奖数量最多的记录,被中宣部和全国新闻界领导、专家评价为新时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三贴近”精神进行正面人物报道的典范作品。2004年,他组织策划并参与主创的电视新闻评论《用生命撞响的警钟》,再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同年,他摘取了“范长江新闻奖”这一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桂冠。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罗成友教授

    罗成友男,中共党员,重庆新闻界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位首席记者。2014年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 罗成友从1993年底调入重庆日报后,10多年来,他每年在农村采访的时间都在300天以上,每年见报的300多篇稿件,90%左右都是在农村现场采写的。在重庆,罗成友被公认是研究、采写"三农"问题的"专家",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们称他为"农民记者"罗成友所采写的新闻作品已获得中国新闻奖1个,在全国省级党报好新闻等全国性的新闻评奖中,获得一等奖3个,三等奖1个。在重庆新闻奖的评比中,他获一等奖8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另在重庆市农业好新闻、人口好新闻等的评奖中,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第七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范炬炜教授


范炬炜,1959年出生于上海,作为解放军报的记者,范炬炜在中国新闻史上曾经创造过多项第一:第一次完成"中国大陆周边行"的采访,与另一位军报记者一起骑自行车走完18000公里海岸线,驾车走完22000公里边境线;第一个沿当年进军西藏的路线,完成了"重走当年我军进藏路"连续报道;第一个随"远望三号"航天远洋测量船连续远航三大洋,完成单船出海时间最长、跨越海域最多的海上航行采访;第一个完成了对全军所有海拔5000米以上驻兵点的采访。2014年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

    他的作品获得过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国五四新闻奖一等奖;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1998年被评为中央新闻单位抗洪抢险宣传报道先进个人。

第七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郑鸣教授


    郑鸣男,1956年生,现为哈尔滨电视台高级记者、纪录片部主任,2014年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现任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师,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法国哲学专业,在读博士纪录片《往事歌谣》曾获第15届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该片描写了西部歌王王洛宾的传奇人生,是王洛宾人生的最后影像,该片被荷兰国家电影档案馆永久收藏,被国家电影局推荐参加参加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评选,在洛杉矶放映。《往事歌谣》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部进入影院放映的纪录片,19951225日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纪念日在北京地质礼堂首映。全片采用同期声,没有解说词。导演郑鸣为高级记者,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1986-1988年曾连续3年当选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第一名。

第七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王喜民教授


    王喜民,男,汉族。1946年生,高级记者,2014年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始终笔耕不缀。他徒步太行、燕山、千里风沙线,走万里"三北"防护林,足迹遍及河北139个县市。王喜民有12篇作品曾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出版了《乡路》、《乡情》、《乡曲》、《春韵》、《千山万水》5卷作品集。他是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十佳党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和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第七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

第七届长江韬奋奖系列获奖者刘少华教授

    刘少华,男,19531月出生于内蒙古乌兰浩特,汉族,大学学历,内蒙古日报社首席记者、高级记者,第七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2014年被聘为请我院特聘教授。从事新闻工作32年。他扎根大草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情讴歌民族团结,与边疆牵手,与草原同行。从1981年黄河洪峰到1998年呼伦贝尔嫩江抗洪抢险一线报道,从包头大地震到抗"非典"大战役,从"八千里边防行"到西部大开发,他都主动请缨担当重任,创造性地完成了一项项重大报道任务,成为自治区新闻战线富有影响力的品牌记者。

第八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居杨教

    居杨,女,汉族,19697月生,中共党员,法制日报社美术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第八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现任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2015年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 居杨被评为中国记者协会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中宣部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建功立业标兵、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抗震救灾工作先进个人等。

第八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赵拴教授

    赵拴在大型国有企业当过6年工人,大学毕业后做过高校教师。1992年底调入贵州日报社(现贵州日报报业集团),长期任驻站记者。

5次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4次、三等奖1次)。在他近15年的新闻生涯中,仅获中国新闻奖、全国省级党报新"2004年荣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贵州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闻奖、贵州新闻奖这3个对省及党报而言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奖共30余次,平均一年超过2次。获其他新闻奖近百次。2014年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2次获贵州日报"人才奖"1996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员;2005年初被全省老百姓投票入选贵州省首届十大"都市年度人物.


第九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张秋玲教授


    张秋玲,女,197110月生,汉族,中共党员,高级编辑,现任云南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总监,2014年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2003年的时间里,张秋玲通过节目帮助上万人解决生活中的法律疑问。因其长年对云南省法治建设的贡献,张秋玲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评为广播界唯一的三五普法先进个人

 

第九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刘亚东教授

         刘亚东,男,19621月生,辽宁凌源人,高级记者,第九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现任科技日报社总编辑。2014年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他具有深厚的新闻理论功底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来,参加过许多国内外重大事件和活动的报道,写出大批有份量有影响的作品,广受读者好评。上世纪九十年代,刘亚东被派往美国,任科技日报社驻联合国暨纽约首席记者。

 第十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栾俊学教授

    栾俊学,男,19598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山东高密人,主任记者,第十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辽沈晚报》编委、深度报道中心主任、明星记者。2014年被聘为我院特聘教授。栾俊学先后获得辽宁省十佳记者辽宁省十佳青年记者全国百佳记者辽宁省新闻标兵等殊荣;200910月获第十届范长江新闻奖。

第十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山丹教授

     山丹,女,蒙古族,中共党员,第十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制作中心主任兼网络节目中心主任。 2015年被我院聘为特聘教授。


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奖获得者于文国教授


于文国,男,1956年11月生于山东省桓台县,中共党员,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奖获得者。现任《工人日报》高级记者、摄影部主任。兼任全国专业报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5、6届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业摄影协会副主席;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副会长.中共党员,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奖获得者。现任《工人日报》高级记者、摄影部主任。兼任全国专业报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5、6届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业摄影协会副主席;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副会长

冯雪松教授

     冯雪松,曾任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编导、主编、制片人,20027月至20073月任中央电视台驻澳门首席记者,20079月任中央电视台公共关系处副处长。主要作品大型纪录片《20世纪中国女性史》,纪录片《日子》、《寻找方大曾》,大型电视文献片《使命》,大型新闻报道集《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等。发表《全媒体环境下中国电视媒体公共关系需求趋势》、《重点新闻网站的媒体管理改进策略论析》及《模式创新对广电媒体的发展启示》、《港澳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考》等论文10余篇。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特等奖、中国电视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

乔天富教授


     乔天富,四川绵竹市人。 1954年出生;1970年当兵。七十年代曾是我团政治处宣传干士,后调师。直到解放军报社.乔天富擅长于重大新闻事件的采访,他参加过: 1976年唐山大地震,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1980年我国第一次向南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 1981年秋季华北军事大演习, 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 1986年老山防御作战, 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 1991年南方大水灾, 1997年三峡大坝截流, 1998年特大洪灾, 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阅兵盛典, 2005年中俄军演、神舟52005神舟6载人航天等重大新闻事件的采访,他用勇敢、智慧在新闻现场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在新闻摄影界创造了许多次第一乔天富自入伍以来,因作战勇敢和工作出色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荣获1987年《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称号,1991年获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荣誉。

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张显峰教授


张显峰,200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系,先后任科技日报社记者、新闻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现任中国教育报刊社媒体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副总编辑。曾在《科技日报》主笔个人言论专栏《显峰冷言》9年,先后多次带队赴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采访,新闻作品和论文4次获中国新闻奖、多次获行业新闻奖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2008年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2012年获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




 


Copyright (C) 范长江新闻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 电话:0832-234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