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三下乡】走进遵义——感受历史气息
来源:   作者:作者:网站管理员   点击数:   日期:2017-07-12   字体:【

79日早上7点,隶属于内江师范学院校级三下乡团队的“走进红色遵义”小队出发,目的地是贵州省遵义市。队员们在内江市高客站乘坐客车到泸州市,再在泸州汽车站转车于下午5点到达遵义市,并安顿好了住宿。

710日早上8点,休息了一个晚上的队员们前往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是指19351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贵州炽热的阳光阻挡不了队员们参观和考察会址的脚步,反而更加提高了队员们的工作热情。会址内人潮涌动,队员们首先参观了当年中央红军居住的地方,更详细的了解到了当时革命者革命生活的不易。在接下来的参观中,队员们前往了博物馆。陈列架上那些具有年代感的物品都有历史意义,队员们认真地阅读了陈列架上每件物品的文字介绍并做了相关的笔记。参观完博物馆,队员们对整个遵义会议的经过有了深刻的了解,学习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的革命精神。

在参观结束后,队员们就事先准备好的问题采访了其他参观者和会址内的志愿者。从广西远来的参观者表示他认为革命先辈们的事迹我们不能忘却,应该铭记在心,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学习他们身上的精神,也应该加强青少年这方面的教育,让他们知道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并为未来的中国做出自己的奉献。志愿者讲到自己选择来遵义会议会址当志愿者的原因:“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尽自己的能力保护和发扬红文化,希望自己能够以身作则把这些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当代大学生要跟着党的步伐走,认真贯彻落实‘两学一做’,争做‘六有大学生’。”

710日下午330分,队员们在结束了遵义会议会址参观之行后,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了行程的第二站——浙大西迁陈列馆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设置在贵州省的三大文庙之一湄潭文庙,是全国仅有的以西迁办学内容为主题的专题陈列馆。

陈列馆包括六个展厅、七个部分。通过图片、实物、雕塑、视频等陈列布展方式,全面展示浙大西迁历史和在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坚持办学七年的历程。队员们按照先后顺序参观了这六个展厅,并了解到了当时浙大西迁历史背景和历史文化,由于浙大西迁的路线与红军长征时期前半段路线基本吻合,而落脚点又都是对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因此人们称它为“文军的长征”。此外,队员们在此次参观中还了解到,许多浙大的学生做出了许多伟大的学术成就,这些成就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710日的行程结束,队员们前往了湄潭县永兴镇茅坝村以方便进行第二天的行程。茅坝村是国家精准扶贫示范点,茅坝村的村民们通过独立自主发农业产业自主脱贫并走上了致富之路。711日早上10点,在一位村民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当地生产茅坝米的生产基地,了解到当地的米产业给对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随后又参观了当地的农耕博物馆,了解茅坝村的农业发展历程。

711日下午1点,走进红色遵义考察队顶着烈日来到湄潭的中国茶海。据了解,湄潭的茶海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茶海,占地面积4.3万亩。此次在茶园参观和学习后,队员们在交流过程中,吴康丽表示道:“科学技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个地区要发展所必需的东西。但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这群大学生也既能拥有扎实的技术储备,又能秉承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



Copyright (C) 范长江新闻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 电话:0832-234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