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非遗奥秘,感受夏布魅力,让广大青年大学生更直观、生动地接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7月15日-18日,学院“染韵流芳 乡村扎染非遗考察与传承”暑假“三下乡”团队前往“中国夏布文化产业研发示范基地”——内江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荣昌天运夏布会馆,开展了“探访千年夏布、传承非遗文明”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现场沉浸式体验了打麻、刮麻、穿扣等夏布制作的独特工艺,充分感受到了传统技艺之花夏布的精妙。
在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与旅游学院,通过座谈和走访,社会实践团队了解到,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夏布艺术研究所着眼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利用夏布的肌理效果,大胆尝试在夏布上创作中国画,拓展了中国画除绢纸以外的作画材料,同时为中国夏布这一传统手工艺产品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学院毕业生作品展览室里,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夏布作品映入实践团队成员的眼帘:折扇与夏布完美结合形成的扇子;美轮美奂的夏布刺绣;拥有发明专利的夏布与宣纸形成的笔记本;各式各样夏布残次品做成的装饰画;夏布灯罩、夏布桌垫、夏布服饰…….让大家大开眼界,深深地感受到了夏布的魅力。“用夏布制作出的作品吸油性、吸汗性等非常好、夏布的服饰即使放几十年也不会变破、腐烂、透气性很强”学院负责人向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介绍道。
来到重庆市荣昌区天运夏布会馆,市级夏布文化传承人马沁琳老师便带领着大家从认识夏布的原材料——苎麻开始按照夏布的制作流程,从打麻、拨麻、刮麻、晒干、绩纱、挽麻团麻芋子、排线上浆、穿筘、织布等多个工序进行依次介绍。 随后,马沁琳老师带领着同学们来到苎麻地,开展打麻、拨麻、刮麻的实践活动。马老师告诉大家“拨麻时一定要用拇指与食指夹住麻皮同时用力将麻皮剥落,刮麻时需要反复进行操作直至将麻皮上绿色的表皮全部去除,拨麻完成后进行浸泡,然后就可以拿去晒干了。”在马老师的指导下,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纷纷行动起来,体验到了手工艺人的辛苦与快乐。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大家还进一步了解到,夏布是以苎麻为原料编织而成的麻布,因其常用于夏季衣着,凉爽适人,俗称夏布。夏布独特的织造技艺,已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市荣昌区有着300多年夏布织造历史,被誉为“中国夏布之乡”,早在清代这里的夏布就出口到朝鲜、日本及南洋一带。如今的荣昌城区内,各种夏布研学项目琳琅满目,以夏布文化展示和体验为主题的天运夏布会馆不断探索着传统文化与旅游研学的融合之路。
通过此次活动,让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近距离感知夏布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和制作过程,增进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大家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实践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文/周欣睿 图/王锡浩 编辑/廖芳审核/吴籽龙 责编/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