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专业认证基本知识
来源:范长江新闻学院   作者:编辑:宋秋莹   点击数:   日期:2020-09-18   字体:【

概念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指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旨在证明当前和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专业能否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包括一、二、三级认证。第一级认证为办学基本要求监测,第二级认证为合格标准认证,第三级认证为卓越标准认证。

基本理念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

认证目的

规范引导师范类专业建设, 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不断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认证的第一使命

构建产出导向的师范人才培养体系,并持续改进之。

专业认证的底线和主线

底线:建立三个机制,即以评学为导向的内部监控机制、面向产出的人才培养达成评价机制(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办法、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办法、培养目标达成评价办法)、基于评价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主线:通过“反向设计,正向施工”构建三个目标和三个支撑。三个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三个支撑: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关联矩阵)、课程目标对接毕业要求(课程大纲)和课程教学支撑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考核)。

第二级认证标准的构成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 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8个一级指标和39个二级指标。

学生中心的体现

培养目标和学生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是评价的核心;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方面的建设均要以有利于师范生达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各种质量保障制度和措施的目的是推进师范类专业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最终目的是保证师范生培养质量满足从教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产出导向的体现

专业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基本思路,根据基础教育发展要求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根据毕业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进而设计实施课程教学,最终通过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定期评价和持续改进,保证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的达成。

 持续改进的体现

通过质量监控机制和达成评价机制对专业人才培养活动进行常态化、全程化跟踪、评价与分析,并将评价结果用于师范生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追求卓越质量文化,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认证基本程序

第一级采取网络平台数据采集方式,对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信息进行常态化监测。

第二、三级采取专家进校考查方式,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状况进行周期性认证,认证程序包括申请与受理、专业自评、材料审核、现场考查、结论审议、结论审定、整改提高7个阶段。

 结果使用

通过第二级认证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

通过第三级认证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工作。

 

Copyright (C) 范长江新闻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 电话:0832-234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