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以“探讨写作学科理论前沿问题及AI技术在写作领域的应用”为主题的四川省写作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电子科技大学隆重举行。我院高卫红教授、毛敬莲老师与文学院黄全彦教授组成老中青三代学术团队参会,其中范长江新闻学院两篇参赛论文凭借鲜明的时代价值与扎实的研究功底,双双斩获优秀论文奖;毛敬莲还作为青年教师代表登台发言。


当前,媒介融合与文化全球化浪潮推动写作研究进入跨学科、多模态的新范式,写作正从传统文字形态向影音图文交织的“立体化”转型,算法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碰撞成为写作学科的核心议题。在此背景下,我院团队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表达精准契合前沿趋势:毛敬莲老师在专题发言中,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实践分享了青年学者在新闻写作教学与学术研究中的探索与思考,分享了参会收获,其观点获得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认可。

高卫红教授与陈锐博士合作的《全球化语境中孔子的媒介形象探析》,深度剖析时代变迁中传统文化符号的多模态表达内涵;毛敬莲老师、陈锐博士与罗丹副教授联合撰写的《范长江新闻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立足本土新闻先贤范长江精神遗产,呼应了新时代“传承优秀新闻传统、回归新闻本真”的行业诉求。两篇论文均以鲜明的问题意识、严谨的论证逻辑,通过“选题科学、立意深刻、理论联系实际”的评选标准,获评审专家一致认可。

此次老中青三代学者联袂参会、青年教师发声、学术成果获奖的多重收获,既展现了我院在写作研究领域的梯队优势,也彰显了范长江新闻学院立足学科前沿、深耕本土文化与时代命题的学术特色。参会学者表示,未来将继续聚焦跨媒介写作、文化传播等前沿方向,深化研究成果转化,为区域写作学科发展与新闻教育创新贡献更多力量。
文/高卫红、毛敬莲 初审/阮旭 复审/刘佳 终审/徐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