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新闻学院2021年招生专业简介
来源:范长江新闻学院   作者:编辑:宋秋莹   点击数:   日期:2021-06-28   字体:【

 

范长江新闻学院由内江师范学院与中共内江市委宣传部共建,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博士3人,拥有硕士学位教师27人。近年来,学院主持、完成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出版教材、专著7部,发表论文100多篇,5人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学院拥有1个省级课程思政团队,有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和广播电视学4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92人,拥有200平方米资料室,藏书50000余册,期刊200余种,建有图片摄影、非线性编辑、录音与摄像、播音与主持等广播电视实验室等系列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成套的音像资料,办学条件良好。   

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四川经济日报、封面新闻、内江日报、内江电视台等媒体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由学生自编自导《青春飞扬》栏目常态化在内江电视台播放。学院支持师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青年教师王帅龙6次为新华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录制节目,在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中,学院拍摄的微电影《一个手机控的自白》和编排的话剧《不尽长江滚滚来》均“一等奖”,在第五届“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成都分赛区(高校组)决赛中,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近年我院有100多名同学考取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以上。

 

专业:新闻学 层次: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传媒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地方文化建设和新闻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方向,能扎根地方各级党报事业,具有扎实的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与技能,熟练从事包括报道、拍摄、编辑、策划、宣传等在内的新闻业务、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的“范长江”式的新闻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新闻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原理、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摄影基础、融合新闻实务、摄像与非线性编辑、媒介经营与管理。

 

专业:网络与新媒体 层次: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传媒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地方文化建设和新闻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方向,熟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掌握相关基本理论与应用技能,创新运用网络与新媒体思维,熟练借助网络与新媒体平台进行新闻资讯生产与传播,具有一定网络与新媒体机构经营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网络新闻采写、网络编辑与策划、网页设计与开发、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摄像与非线性编辑、融合传播、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创意实务、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

 

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 层次:本科  学制:4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广播电视媒体行业,适应我国新媒体各个岗位改革发展需要,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策划、创意、采编、音视频制作等工作,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播音主持采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主持人语言艺术、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电视摄像、“青春飞扬”电视栏目制作。

专业就业方向:电台、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持人、播音员、记者、自主创业

就业典型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新闻网、内江日报社、内江电视台

考研典型学校: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招生计划:

招生专业

新闻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网络与新媒体

招生人数

60人

120人

60人

 

考生咨询电话:0832-2349830

 

 

 

 

 

Copyright (C) 范长江新闻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 电话:0832-234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