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学校“数智时代AI赋能一流本科发展”战略部署,深化新文科建设内涵,4月14日,全媒体教研室围绕“AI技术革新与传媒教育转型”主题开展专项研讨。活动聚焦行业变革、课程重构与教师数智素养提升三大维度,系统探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与会教师首先围绕生成式AI技术对传媒生态的重构展开深入探讨。教研室主任以“生成式AI与传媒业态革新”为主题,剖析AIGC技术对内容生产、传播逻辑与媒体运营的颠覆性影响,结合“新华社AI主播”“腾讯智影”“网易虚拟人营销案例”等业界实践。与会教师形成共识:智能工具已从辅助手段演变为核心竞争力,传媒教育亟需直面技术渗透与伦理挑战双重命题,在人才培养中强化技术敏感性与价值判断力。
针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现状,部分教师提出“三层融合”改革路径。在课程内容层面,《学创》《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短视频创作》等核心课程可嵌入某些AI工具实操训练,并开设“AI辅助创作工作坊”,推动技术工具与教学场景深度融合;在思维培养层面,可计划增设“智能传播伦理”“人机协同创新”等前沿讲座,通过跨学科案例教学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此外,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尝试创新构建“AI技术应用+内容价值评估”的双轨制标准,引导学生在技术实践中坚守人文价值导向。
会议还探讨了教师数智化转型的现实挑战问题。当前教研室仅不足50%的教师常态化使用AI工具,技术焦虑、资源短缺与伦理争议是主要的制约因素:部分教师对AI工具操作与教学融合存在畏难情绪, AI生成内容版权界定与学术诚信风险也亟待规范。
教研室主任在总结中强调:“AI不是替代教师的对手,而是重塑教育生态的伙伴。我们必须以‘技术向善’为锚点,培养懂传媒、通技术、守伦理的复合型人才。”本次研讨通过系统梳理AI技术对传媒教育的多维影响,在推进“新文科+AI”深度融合的进程中进行了有效的探讨,是全媒体教研室在智能传播教育领域的探索的新起点。
文/全媒体教研室 编辑/廖芳 审核/罗丹 责编/魏伟